中国石化新闻网讯(王秉)为了从源头上杜绝“硫化氢中毒”事件,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二厂对“症”下药,开出“四剂猛药”处方,至今从未发生一起人员中毒伤亡事故,保证了生产的安全运行。
该油田塔河采油二厂共有262口油水井,主要分布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地带,年担负着336万吨原油生产任务。其中,有164口油气井硫化氢含量超过150mg/m3,大于15000mg/m3的生产油气井有20口。为了确保施工人员在上井作业过程中不发生中毒伤亡事故,他们及早动手,开出“四剂猛药”处方,起到了“打预防针”和“源头根治”的目的和作用。
“处方一”是制度创新。根据石油工业安全标准,精心编制《硫化氢井站安全管理规定》等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严字把关,决不姑息迁就。
“处方二”是管理创新。摸索总结出硫化氢管理“三字经”法。出门前,戴面罩;出门后,看风标等内容,使施工人员做到“倒背如流”,还能在现场熟练操作应用。
“处方三”是工艺创新。针对硫化氢逸散的特点,对高含硫化氢井集气工艺进行技术安全改造。即:运用水封罐技术,成功消除和避免储罐原油沉降脱气产生的硫化氢气体。通过采用分离器补气增压技术,解决了气量少的油井燃烧火炬不能连续问题,保证了硫化氢井站的安全生产。
“处方四”是培训创新。不断加强安全警示教育培训工作力度,通过现场观摩硫化氢气体对鸽子、麻雀等动物的中毒实验,使一线施工人员结合自身实际,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彻底杜绝麻痹思想,加深了对硫化氢危害的认识,做到防患于未然,使自身的安全系数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关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