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扬州晚报刊出了宝应县广洋湖镇健宝食品有限公司发生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导致6人死亡3人正在医院抢救的消息。食品企业哪来的毒气?这一事故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昨天,本报记者再赴宝应调查。
20多年来宝应首发该事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宝应县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加工藕制品以来,目前已商检注册的藕制品加工企业有20多家,20多年来,这样的事故还是第一次发生。用该行业内的人士的话讲:发生这样的事故令所有的人都感到震惊。因此,这一事故的发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安全警钟。据加工藕制品的一些企业老板介绍,该事故发生的当天晚上,他们就接到县有关部门的紧急通知,要求高度重视各项安全生产工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企业工人
从未听说池内有毒
53岁的金殿仕在这家企业创办之初就一直从事抬藕、上货等工作。“出事的储藏池是去年刚砌成的,企业内共有这样的储藏池10多个,面积有大有小。”老金告诉记者,平时工人们很少知道这样的池内会产生毒气,上班时最多是穿个工作服,戴上帽子,穿着雨靴,最多就是走路小心点,以免滑倒;至于其他安全保护措施大家根本就不清楚,企业也未作过交代。
如今突然发生这样的事故,工人们感到很震惊,至于这种毒气体如何产生,记者采访的几名工人都不清楚。
专家解释
残渣发酵产生毒气
储藏池(腌制池)内怎么会产生有毒气体?
昨日,记者试图进入企业内寻找负责人了解详细情况,但遭到有关人员拒绝。随后,记者特意请教了该县一家同类企业的专业人士,这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唯一的原因就是,池内产品取出后留有残渣和盐卤甚至其他杂质,时间一长,加上遇到近期的高温之后发酵,进而产生了有毒气体,这种毒气成分不仅仅有硫化氢,还有甲烷等其他有害气体。
据市消防支队有关专家介绍,毒气的密度比空气重,储藏池相对很深,毒气不容易往上挥发,一旦人下去之后就会被毒气袭击,而被毒气熏了之后,人很快就会缺氧,如果不及时营救,严重的会导致窒息死亡。
防范措施
及时清理打扫储藏池
据介绍,这起事故的发生完全可以避免。
正确做法有:(1)将储藏池内的产品全部清理后,立即将池内打扫干净,用清水进行清洗等。但要注意:池内最好别放水,因为时间一长,池内温度升高后水会发臭。
(2)如果池内仍有残渣及部分盐卤残留,在下一次使用前进行清理时,如果有盖子的,要提前一天将盖子打开,散发里面的气味;没有盖子的,应先进行观看,看池内的盐卤有无变化,同时用嗅觉来确定是否有异味,一旦有异味就要提高警惕,用鼓风机进行吹风,再往池内注水稀释,用水搅拌,多个因素结合到一起后,促使有毒气体散发,待气体挥发后再进行清理。
市消防支队有关专家称,还可采取一些办法进行自我保护:在进入这种储藏池时,除了用嗅觉闻之后,还可以用一梯子放入池下,人先试着下去,一旦闻到有异味立即返回采取其他措施。此外,下这种池时要佩戴简易防毒面具,防止遇到意外情况。同时还要在下池人员的腰部系上安全绳,一旦作业人员发生身体不适等意外情况,上面的人员可立即将其拽上来。
警钟长鸣
防范工作一刻也不能松
据记者了解,去年7月4日之前,我省苏州、昆山、南京等地曾发生过3人以上硫化氢中毒事故4起,造成14人死亡。苏安办曾以[2006]50号文件下发了《关于防范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通知》,要求各地各相关企业要做好防范硫化氢中毒事故。市安全生产委员会今年5月22日曾以扬安字[2007] 10 号下发了《关于开展重特大事故隐患普查做好事故隐患整改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企业认真进行自我排查事故隐患,有效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管理监督部门称,此类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季节性等特征,严重威胁着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也给防范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事故单位不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无视劳动者健康权益,作业场所环境恶劣,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设施差甚至无任何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设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不落实;劳动者缺乏健康权益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违规、违章操作造成硫化氢中毒事故;企业未制定应急救援方案,未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和抢险用的劳动防护用品,一旦中毒事故发生,企业或个人违章救援、盲目救援或冒险救援,造成更多救援人员的伤亡,扩大了事故后果。
因此,预防和减少硫化氢中毒,需从各个环节切实加强对硫化氢危害因素的防范;同时广泛普及各种常见职业危害的预防知识,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对职业中毒事故的防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
链 接
什么是硫化氢?
硫化氢是无色有臭蛋气味的可燃气体,易溶于水,极易燃,是强烈刺激神经的毒物,可引起窒息,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可致嗅觉减退。硫化氢很少用于生产,一般作为化学反应或蛋白质自然分解产物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中以及自然界中。凡含硫的有机物发酵腐败均产生硫化氢。
如何确认吸入硫化氢?
人吸入硫化氢后,鼻烟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或出现昏迷;眼睛接触后会出现畏光、流泪、眼刺疼。
吸入硫化氢如何救援?
救护者应佩戴好供氧呼吸器,将患者安全移至新鲜空气处。如患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硫化氢剧毒,不宜进行口对口呼吸,以压胸法为宜,应坚持2小时以上。
眼睛接触后,使眼睑张开,用生理盐水或1%-3%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患眼。 |